興西湖水庫是興義市市民的大水缸,近幾年來,在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林業水務部門和坪東街道辦等的共同努力下,湖區周圍生態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質也變得更加清澈透明,一片郁郁蔥蔥的喜人景象。11月19日下午,筆者前往興西湖了解湖區移民生產生活及湖區森林長勢情況,在毛栗坡安置區看到一片長勢茂盛的樹林,正在大壩下方。征得管理人員同意,便步行到林中欣賞。經過辨認,這些樹木原來叫水杉,是非常珍貴的保護樹種,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據了解,這些水杉是當年為保護大壩而人工造的林,已經有大約35至40米高,就像是保護興西湖的“忠誠衛士”,形成一道靚麗風景線。這片水杉生長在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筆者呼吁大家要愛護它,保護它,讓它為人類造福。 資料介紹: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曾廣泛生長在遠古時期的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稱,對于古植物、古氣候、古地理和地質學,以及裸子植物系統發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義。水杉是遠在1億年以前,地球上就已存在的樹木。它廣泛分布在歐、亞、北美各地。2000萬年前,在第四紀冰川的浩劫下,世界各地的水杉遭到大面積的毀滅,人們早以為水杉在地球上已經絕跡了。在1941年,我國科學家胡先骕在四川萬縣磨刀溪第一次找到這種植物。經過反復研究,終于確認今天的活水杉就是幾千萬年前古代水杉的后代,并且在1948年正式定名為水杉。水杉的發現,使這一古老的孑遺植物一下子成了轟動世界的又一種“活化石”。 (李天亮) |
日期:2019-11-24 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李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