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灑金村打柴山十年蝶變:看得見的變化 摸得著的幸福
變美、變富、變靚……無數個變化匯聚成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對于興義市灑金村打柴山組的人來說,這十年是經濟環境巨變的十年。寨子里環境日新月異,形象不斷提升。
打柴山位于興義市灑金街道辦灑金村,距離興義城區約15公里,漫步走進打柴山,平整的村道干凈整潔,石墻青瓦的老房子錯落有致、古樸典雅,農家小院花木扶疏,房前屋后綠樹成蔭、鳥鳴聲聲,呈現出一幅鄉村宜居美景。進寨子后不遠,就是村干部陶家萬家,他退休前在村里干了34年村干部。
談及寨子里這十年的變化,陶家萬告訴筆者,這十年的時間,從他個人的感受來看,打柴山這個寨子變化相當大,以前打柴山這個寨子是比較貧窮落后的一個自然村寨。如今這個村農村產業等各方面發展比較整得好,各家的經濟收入都增長得比較快。在2016年,灑金村就脫了貧,村兩委通過村民群眾會、院壩會等多次的協商,首先成立了合作社,通過扶貧干部和村兩委的耐心細致工作,老百姓積極配合,把打柴山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來發展。在灑金街道辦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把打柴山列為全市鄉村振興試點,引進企業支撐,發展鄉村旅游,現在搞得比較成功,變化相當大。本地農民在家就近就可以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我現在六十多歲了,做夢都沒有想到,我們這個地方會變得這么好,交通、基礎設施、居住環境,還有現在的生活各方面。
聽完陶家萬的感觸,我們繼續往寨子深處走,走著走著,酒香味撲鼻而來,不知不覺走進“柴山第一窖”,主人家劉飛正侍弄著他心愛的大酒甑。各種米酒、高粱酒、包谷酒擺滿房間的案頭。據劉飛說,十年前,他家就在這個寨子以釀酒為生,打柴山這十年變化對于劉飛來說也是歷歷在目。
劉飛告訴筆者,十年前打柴山是一個默默無聞,比較偏僻的小山村,如今打柴山這個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變寬敞了,環境也變美了,也成為一個旅游景點,最旺的時節每天游客曾經超過萬人,打柴山有遠近聞名的《興義味道》、有分不同季節的花海,有古法榨油,有原汁原味的臘肉香腸,這里的《興義味道》隨時迎接遠方客人,自從打柴山列為鄉村振興試點以來,打柴山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景點以后,自家酒的銷量和產量都有所提高,自己還和公司合作開了一個小酒館,平時都有很多游客來品嘗美酒。
如今的打柴山作為興義市鄉村振興示范點,農村鄉土氣息與現代都市生活融合,讓旅游富民和鄉村振興融合對接,變化看得見,幸福摸得著,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之地。
(李天亮 葉龍川 李德榮)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