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高標準種植優質油菜66.5萬畝
10月11日,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平寨三組李子華家正在自家田里高標準移栽油菜
在今年秋冬種中,黔西南州主要采取“稻+油菜”等輪作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冬閑田土在安龍、興義、義龍等縣(市、區)高標準規劃種植優質油菜66.5萬畝,加大“高油”“雙低”油菜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實現“一田雙收”,提升土地綜合利用率,全力保障糧油安全生產,促進糧油生產提質增效、農民增收。
今年,黔西南州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重大政策機遇,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按照“穩糧食、擴油料、保供給、促增收”的原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寶油150、黔油31號等優質油菜品種,開展油菜“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 油菜種植重點推廣熟期適宜、耐密植、抗性強的“兩高雙低”優良品種,著力推廣油菜示范樣板點工程,推廣組裝配套新技術,推行高效化、輕型化、標準化、規范化種植,提高油菜種植單產,提升種植水,促進糧油增產增收。
“我家油菜育苗已滿1個月,收割水稻翻犁板田土,拿0.5分田來栽油菜,今天一早就來田里移栽油菜,正合適栽嘍!”10月11日,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平寨三組村民李子華移栽油菜高興地說。
為有效應對當前新冠疫情的影響,黔西南州以“保糧油安全,促結構調整”為核心,緊緊圍繞保障糧油安全,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以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為主線,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區域化布局、規;l展、產業化經營”的要求,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組建科技下鄉服務團,采取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辦油菜示范樣板點,推行良種良法、高效栽培技術,實施油菜規范化示范種植,實行科技與農民零距離接觸,讓技術要領到戶、到人,提升科技種植含量和耕種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吳古昌)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